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学案>> 物理学案
初中物理编辑
江苏省仪征市八年级物理上册2.2汽化和液化学案2(无答案)(新版)苏科版
下载扣点方式下载扣点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点数
  • 资源类别学案
    资源子类同步学案
  • 教材版本苏科版
    所属学科初中物理
  • 适用年级八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870 K
    上传用户goldfisher
  • 更新时间2019/3/23 14:25:00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5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第二节    汽化和液化
【学习目标】
1、 知道什么是液化,液化的两种办法。
2、 了解使气体液化后的好处。
3、 了解生活中的液化现象。
4、 了解液化的利与弊。
【预习指导】
1、 什么是液化,生活中有哪些液化现象。
2、 液化的两种办法是什么?
3、 自然界的雨水是如何形成的。
4、 烧开水时我们看到的白气是水蒸气吗?
穿插巩固:
【课堂反馈】
1                          叫做液化。液化有                        两种办法。
2、生活中的液化现象有                                                          
                                                                              
                                                                             
3、液化要          热。烧水、做饭时被100℃的水蒸气烫伤要比100℃的开水烫伤还要严重,就是因为不仅水蒸气的       ,而且水蒸气在液化时要       
4、冬天用嘴向手 哈气,可使手瞬间变暖,这是      现象,      热;而平时用嘴向手吹气,则使手一阵凉爽,这是      现象,      热(填物态变化和吸、放热情况)
5、夏天,打开冰箱门,常可看见“白雾”这是( )
A、冰箱内原有的水蒸气
B、冰箱食物中的水分遇到高温空气后,蒸发形成的水蒸气
C、冰箱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
D、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6、烧红的铁块放入冷水中,会听到“磁”的响声,并冒出大量“白气”在该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液化   B、汽化   C、先液化后汽化   D、先汽化后液化
7、水壶嘴“白气”和实验室制取蒸馏水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8、为了便于运输氧气,应使氧气液化,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
A、降低温度    B、压缩体积    C、提高温度    D、增大体积
9、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冬天,人口中呼出的白气
B、露水的形成 
C、夏天,刚从冰箱中取出的可乐“出汗”
D、 挂满霜的树枝,拿到屋后霜变成小水珠
10、用降温的方法可以分离空气中的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它们的沸点分别是—183℃、—196℃和—78℃,如用降温的方法首先被液化分离出来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无法判断
11、在通常情况下,已知液态氧的沸点是—183℃,液态氮的沸点是—196℃,液态氦的沸点是—268.9℃,利用液态空气提取这些气体,随温度升高先后分离出来的次序是(  
A、氧、氦、氮    B、氧、氮、氦    C、氦、氧、氮    D、氦、氮、氧
12、夏天,打开冰棒的包装纸,常常会看到冰棒在冒“白气”,这些“白气”是冰棒熔化后蒸发的水蒸气,还是周围空气中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滴?
 
 
 
 
 
 
 
【课后作业】
A
1、战斗在抗“非典”一线的医务人员要戴防护眼罩,有时,眼罩 上的镜片有水珠,模糊不清,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 镜片上有灰尘        B、镜片被磨损 
C、罩的周边密封不严     D、水蒸气在镜片上液化成小水珠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