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每空3分,共27分)
1.某同学对一些物理量进行了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人体正常体温约为42℃
B.某初中生的身高为168cm
C.学生书桌高约200mm
D.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5m/s
2.“五一”期间,小明和爸爸第一次乘坐如图所示动车。小明在行驶的动车上透过窗户看到路旁的风景树疾速向车后退去。这是因为小明所选的参照物是( )
A.路旁风景树 B.路旁的房子
C.小明乘坐的动车 D.铁轨
3.有四个容量都为500毫升的瓶子,分别装满海水、纯水、酒精和汽油,那么装的质量最多的是(ρ海水>ρ纯水>ρ酒精>ρ汽油)( )
A.海水 B.纯水 C.酒精 D.汽油
4.甲、乙两个物体质量之比为3:2,体积之比为1:3,那么它们的密度之比为( )
A.1:2 B.2:1 C.2:9 D.9:2
5.如图是某人看近处物体时,眼睛成像的光路示意图,则此人的眼睛是( )
A.远视眼,应配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B.远视眼,应配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C.近视眼,应配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D.近视眼,应配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6.下列自然现象与所对应的物态变化正确的是( )
A.初春的早晨,大雾弥漫﹣﹣升华
B.炎热的夏天,积水干涸﹣﹣液化
C.深秋的早晨,“雾淞”晶莹﹣﹣凝华
D.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熔化
7.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
A. B.
C. D.
8.下列措施中不能使蒸发加快的是( )
A.把湿衣服展开晾在通风向阳处
B.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
C.用扫帚把积在地面的水向周围扫开
D.用塑料袋包装蔬菜并放入冰箱冷藏室内
9.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俗话说“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B.“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D.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10.光的世界变幻莫测、奥妙无穷。关于光现象,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雨后彩虹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B.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略大于一倍焦距
C.照相时,被照者与相机的距离是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之外
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这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