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近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史的主干知识和重点内容。是中国人民长期追求的目标,其实质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把中国建成为繁荣昌盛的先进国家,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从1840年到1919年。其中心内容是争取国家和民族独立。
第二时期,从1919年到1949年。中国的近代化在徘徊艰难前进,最终,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中国近现代化进程彻底扫清障碍,创造必要前提条件。
第三时期,从1949年至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清除了现代化道路上的根本障碍,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中国的现代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
考点串讲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1.经济近代化
(1)洋务运动时期中国经济的发展
时间
|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
|
代表人物
|
奕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地主阶级洋务派
|
口号
|
“自强”(前期)、“求富”(后期)
|
概况
|
(1)前期创办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
(2)后期创办民用企业:为了辅助军事工业,主要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
结果
|
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破产
|
影响
|
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