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力》
知识点1:力
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__作用__
2.单位:力的单位是牛顿,符号为N
3.产生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物体间可以不接触)
4.作用效果: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运动状态__;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形状__
5.三要素:力的__大小__、__方向__、__作用点__
6.力的示意图: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
知识点2:弹力、重力、摩擦力
1.弹力:定义、测量工具
2.重力:
(1)定义:由于__地球__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通常用字母G表示。重力的施力物体是__地球__,地球附近的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2)大小:重力的大小通过公式__G=mg__计算得出,其中g=9.8 N/kg,它表示质量为__1__kg__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__9.8__N
(3)方向: 竖直向下 ,利用重力的方向可以制成铅垂线、水平仪
3.摩擦力:
(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2)产生条件:①物体间相互接触并挤压;②接触面粗糙;③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
(3)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相对运动的趋势)的方向__相反__
(4)分类:静摩擦、滑动摩擦、滚动摩擦
(5)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测量原理:__二力平衡__
探究过程:①把同一木块放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接触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②在木块上加不同质量的砝码,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在同一接触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
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同一接触面,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__大__;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__粗糙__,滑动摩擦力越大
★考纲要求:
1. 重力、弹力.(认识)
2. 力的测量.(操作)
3. 力的作用效果;力的示意图.(认识)
|
1. 考查热点: 力的示意图,力的作用效果的判断,弹簧
测力计的读数
2. 考查题型: 以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为主
3. 备考重点: 重力的示意图,弹簧测力计的原理、使用及读数,重力的计算
考点1: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例1 “辽宁号”航母的舰载机歼-15着舰时在拦阻索作用下停下来,这个过程中( B )
A.拦阻索对战机的作用力使拦阻索发生形变
B.拦阻索对战机的作用力使战机运动状态改变
C.战机对拦阻索作用力与拦阻索对战机作用力的受力物体相同
D.战机对拦阻索作用力与拦阻索对战机作用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方法点拨: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离不开物体,发生力的作用时,涉及有两个物体,即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接触的物体可能有力的作用,不接触的物体可能也有力的作用。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考点2:力的示意图
例2 请作出小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和小球对墙壁压力的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