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质量和密度》
知识点1:质量
1.定义:物体所含__物质的多少__叫质量,通常用字母__m__表示。
2.单位:基本单位是千克,符号是kg,常用单位有t、g、mg;
换算关系: 1 t=__103__kg=__106__g=__109__mg。
3.测量工具:生活常用案秤、台秤、杆秤等;实验室常用天平。
知识点2:质量的测量——天平的使用
1.使用:看、放、移、调、称、读。
2.注意事项:①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不能超出天平的称量;也不能小于天平的分度值;②砝码要用__镊子__夹取,轻拿轻放;③调节好的天平不要随意更换位置或交换托盘,否则要重新调节。
3.特殊测量:①测量轻小物体的质量时,可测出多个同样物体的质量,再求出这个物体的质量,这种方法叫“__累积法__”;②测量粉末状物体的质量时,可以在天平两盘各垫一张大小适中的相同纸片,再进行称量;③液体和潮湿的物体不能直接倒入天平盘中称量,应将它们装入容器中,再进行称量。
知识点3:密度
1.定义:在物理学中, 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单位:(1)基本单位:千克每立方米,符号是kg/m3
(2)常用单位:g/cm3
(3)换算关系:1 g/cm3=__103__kg/m3
3.密度与温度:温度能够改变物质的密度,常见物质受温度影响的一般规律是_热胀冷缩,一般__气体__受温度影响最大,__固体__受温度影响最小
4.密度的应用:①鉴别物质;②判断实心、空心
【提示】运用公式ρ=及其变形式进行计算应注意:(1)公式中物理量应针对同一物体。(2)统一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3)当题中涉及几种物质时,每个物理量应采用“角标”的方式加以区分。
知识点4:体积与密度的测量
1.体积的测量:
2.密度的测量:
(1)实验原理__ρ=__
(2)测量工具天平、量筒
【提示】(1)测量固体的密度时,必须先测量固体的质量,然后再测量固体的体积,这样就不会因为物体表面有液体残留,造成所测质量偏大,
所测密度偏大。(2)测量液体的密度时,若先测量空烧
杯的质量,再测量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然后将液体全
部倒入量筒中,会由于烧杯中的液体倒不尽,使得所测
体积偏小,所测密度偏大,误差较大。
★考纲要求:
1. 质量的概念.(认识)
2. 固体和液体质量的测量.(操作)
3. 密度的概念;密度知识的简单应用;密度概念与物理现象.(理解)
4. 物质属性;物质属性与物质用途的联系;物质属性与科技进步.(认识)
5. 物质的物理特征;物质对人和环境的影响.(认识)
6. 物质的分类.(理解)
|
1. 考查热点: 质量概念的理解与测量,密度的测量和简
单计算
2. 考查题型: 以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