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知识点1:透镜
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1)外形特征(2)对光的作用(3)三条特殊光线
【提示】凸透镜表面越凸,焦距越短,折光能力越强。
知识点2: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实验装置:
(2)实验拓展①遮住凸透镜一部分,成像性质不变,像变__暗__;②蜡烛与光屏对调后,物距变像距,像距变物距,像的大小与对调前相__反__,这也说明了光路的可逆性
【提示】当没有给出凸透镜焦距时,可利用太阳光粗略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2.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1)u>2f(2)u=2f(3)2f>u>f(4)u=f(5)u
知识点3:眼睛和眼镜
近视眼与远视眼:(1)视觉特征(2)形成原因(3)成像位置(4)矫正镜片
知识点4:显微镜和望远镜
1.显微镜和望远镜:
2.视角
(1)定义:由物体两端射出的两条光线在眼球内交叉而成的角叫视角。
(2)影响因素:视角与物体本身的大小及物体到人眼之间的距离有关。
    
        
            | 
            ★考纲要求: 1. 凸透镜成像规律.(探究) 2. 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认识) | 
    
1. 考查热点: 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和凸透镜的应用
2. 考查题型: 以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为主
3. 备考重点: 凸透镜和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凸透镜成像的探究及近视眼与远视眼的矫正
考点1: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例1如图所示,是利用航空摄影拍摄到的“世界天然大花园”百里杜鹃景观,如果拍摄时所用照相机的镜头焦距是60 mm,则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应为( A )
A.大于60 mm且小于120 mm
B.小于60 mm
C.大于120 mm
D.等于6 0 mm
方法点拨:
1.分界点:一倍焦距(焦点)分虚实,内虚外实;二倍焦距分大小,远小近大。
2.实像和虚像:实像能用光屏来承接,且物与像在光屏两侧;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且物与像在光屏同侧。
3.动态特征: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成虚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减小,像变小。
考点2: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作图
例2画出光线ab和Oc通过透镜前后的完整光路。
【答案】
方法点拨:
掌握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方法,作图时,要注意实际光线画实线,非实际光线(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画虚线,光线要带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
考点3:眼睛和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