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能及其利用模块-物质的比热容训练
一、单选题
1.小明和小华同学在做“探究:比较水与煤油吸收热量时温度升高的快慢”的实验时,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设计实验方案时,他们确定以下需控制的变量,其中多余的是( )
A. 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 B. 水和煤油的初温相同
C. 取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 D. 盛放水和煤油的容器相同
2.在相同加热条件下,对初温相同的甲、乙两个物体加热,设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甲、m乙 , 比热容分别为c甲、c乙 , 甲、乙两物体的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则
A. 若m甲>m乙 , 则c甲<c乙 B. 若c甲>c乙 , 则m甲>m乙
C. 若m甲=m乙 , 则c甲>c乙 D. 若c甲=c乙 , 则m甲=m乙
3.下列各种情况下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 )
A. 一杯水倒去一半 B. 水凝结成冰 C. 一块铁加工成铁屑 D. 15℃的水变成45℃的水
4.状态一定的某种物质的比热容( )
A. 跟它吸收的热量成正比 B. 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C. 跟它的温度变化成正比 D. 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大小与上述因素无关
5.在“比较不同液体的比热容大小”的实验中,用相同的酒精灯对四种液体加热,得到如表所示的数据:
|
次数
|
液体
|
质量/g
|
升高的温度/℃
|
加热时间/min
|
|
1
|
水
|
200
|
10
|
7
|
|
2
|
甲
|
200
|
20
|
10
|
|
3
|
乙
|
400
|
20
|
14
|
|
4
|
丙
|
400
|
15
|
14
|
如果四次实验中,在相同时间内,水、甲、乙、丙吸收的热量相等,已知水的比热容为C水=4.2×103J•(kg•℃)﹣1 , 则由上述条件可得( )
A. 第1次实验中,水吸收的热量等于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
B. 第1、2次实验中,甲液体吸收的热量比水吸收的热量少
C. 乙液体的比热容为J•(kg•℃)﹣1
D. 丙液体的比热容小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6.在各种液体中,通常用水作冷却剂,这是因为( )
A. 水具有较大的密度 B. 水的性质很稳定 C. 水具有较大的比热 D. 水的凝固点较低
7.小文从表中得出以下几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 汽车发动机用水冷却是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小
B. 液体的比热容都比固体大
C. 水在不同状态下比热容相同
D. 质量相等的铜和铅,升高相同的温度,铅吸收的热量少
8.下列关于比热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结成冰后比热容不变
B. 将一杯水倒出一半后,剩下的水的比热容也变为一半
C. 北方楼房中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把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带到房屋中取暖,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
D. 海边昼夜温差变化比沙漠中小,适于居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比热容小
9.下列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与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无关的是( )
A. 海边的昼夜温差小 B. 用水冷却汽车发动机
C. 空调房间里放盆水可增加空气的湿度 D. 冬天暖气设备用热水供暖
10.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而内陆地区的昼夜温差较大,甚至出现“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 )
A. 海水的比热容大,沙石的比热容小 B. 海水的密度小,沙石的密度大
C. 海水的内能多,沙石的内能少 D. 海水吸收的热量少,沙石吸收的热量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