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第Ⅰ卷 选择题(共27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1.下面对于分子动理论的理解错误的是( C )
A.物体是由大量的微小分子组成的
B.扩散现象是微观上大量分子永不停息无规则运动的宏观表现
C.阳光下可以看到漂动的灰尘是分子运动
D.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
2.下列现象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D )
A.烧红的铁块会慢慢变凉
B.放进冰箱冷冻室的水变成冰块
C.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汽缸内气体的温度升高
D.用手来回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温度升高
3.下列实例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B )
A.冬天,人们常常搓手取暖
B.烧开水时,水蒸气将壶盖顶起
C.钻木取火
D.用打气筒给篮球打气时筒壁温度升高
4.下列关于热现象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急刹车时车胎表面温度升高,这是由于热传递造成的
B.5月31日是世界“禁烟日”,吸“二手烟”是因为分子的扩散造成的
C.在高山上烧水,水沸腾了却不太烫手,是因为气压越低,水的沸点越高
D.崔家营大坝建成蓄水后,对市区气温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小
5.小华学过内能后,对温度、内能和热量这三个量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A )
A.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分子运动加快
B.物体温度升高,它一定吸收了热量
C.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升高
D.物体温度越高,具有的热量越多
6.质量相等的水和沙石,在吸收相等的热量后,则( B )
A.水变化的温度较大
B.沙石变化的温度较大
C.它们变化的温度相同
D.沙石的温度一定比水的温度高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温度越高的物体,放出的热量越多
B.在“摩擦生热”的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铁块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斥力
D.内陆地区比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大,原因之一是沙石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大
8.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C.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D.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升高的温度比乙液体升高的温度多
9.(多选)贝贝根据表一、表二所提供的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和密度,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CD )
表一 几种常见物质的比热容
物质
|
比热容/[J/(kg·℃)]
|
物质
|
比热容/[J/(kg·℃)]
|
水
|
4.2×103
|
冰
|
2.1×103
|
酒精
|
2.4×103
|
铝
|
0.88×103
|
水银
|
0.14×103
|
铜
|
0.39×103
|
表二 几种常见物质的密度(常温常压下)
物质
|
密度/(kg·m-3)
|
物质
|
密度/(kg·m-3)
|
纯水
|
1.0×103
|
冰
|
0.9×103
|
酒精
|
0.8×103
|
铝
|
2.7×103
|
水银
|
13.6×103
|
铜
|
8.9×103
|
A.固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固体的比热容小于液体的比热容
B.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吸收相等的热量后,温度的变化量一定相等
C.体积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铜块吸收的热量多
D.体积相等的铝块和冰块,铝块质量是冰块的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