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案>> 物理教案
初中物理编辑
2018-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滑轮的认知讲义(新版)新人教版
下载扣点方式下载扣点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点数
  • 资源类别教案
    资源子类同步教案
  • 教材版本人教版
    所属学科初中物理
  • 适用年级九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0600 K
    上传用户goldfisher
  • 更新时间2019/3/20 13:43:30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6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滑轮的认知
 
 

4
滑轮的认知
 

 


 

漫画释义
 

 
 
 
 
 
 
 

知识互联网

   
         
 
 
 
 

模块一 滑轮的认知

 

知识导航

 
 
 
 

残奥会上运动员将自己及轮椅一起拉起!
 

 
 
           

起重设备上的滑轮组
 
             
特征:
1. 轮的边缘有槽;
2. 轮可以转动, 轴固定不动;
3. 利用绳索拉起重物;
4. 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受力分析:
1. 同一条绳索上任意一点受力大小是相同的;
2. 由于绳子能任意弯曲, 所以力方向可以改变;
3. 我们把动力作用在绳子上的一端叫做自由端, 实验表明, 在匀速或静止状态下, 动力和阻力的大小是相同的.
特征:
1. 绳子的一端被固定, 滑轮是沿固定的绳子滚动, 所以滑轮与固定绳端的接触点是支点;
2. 滑轮不仅转动, 而且还随着绳子一起上下移动;
3. 动力与克服阻力的方向一致, 所以动滑轮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4. 由于阻力F2随滑轮一起移动, 所以滑轮受到的重力也是阻力的一部分.
 
 
受力分析:
1. 重物(阻力)是作用在滑轮轴上的; 所以阻力的力臂是轮半径R;
2. 动力作用在滑轮的绳子自由端, 动力的力臂为2R;
根据杠杆原理, 不计滑轮的重力时, 使用动滑轮最多省一半力.
定滑轮的杠杆原理
 
    
 
等臂杠杆:
, 即:
;   
其中: s为绳子端的移动距离,
h为物体移动距离.
动滑轮的杠杆原理
 
 
 
省力杠杆:
,
即:
;   
其中: s为绳子端的移动距离,
h为物体移动距离.
反拉滑轮模型
 
 
受力分析:
费力省距离: ;   
 
其中: s为绳子端的移动距离, h为物体移动距离.
水平滑轮问题
 
;  
;  
 
;  
;  
 
;

 
 
 
 
 
 

夯实基础

 
教师引例: 升国旗时, 人站在地面拉动绳子, 能够让国旗升到旗杆的顶端, 旗杆顶端用到的简单机械是            .
 
【答案】定滑轮
 
 
【例1】    如图所示是小海同学“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的实验装置. 他按如图所示提起钩码时注意保持测力计匀速移动, 分别测得一组数据如下表所示.

 
钩码重G/N
钩码升高高度h/m
测力计示数F/N
测力计移动距离S/m
0.98
0.2
0.98
0.2
0.98
0.2
1.02
0.2
0.98
0.2
0.55
0.4

 
 
 
 
 
 
请你分析:
(1) 比较测力计拉力的方向, 可知: 使用定滑轮的好处是                    ;
(2) 比较测力计示数的大小, 可知: 使用动滑轮的好处是                    ;
(3) 把钩码升高相同的高度, 比较乙和丙实验测力计移动的距离, 可知: 使用动滑轮                           ;
(4) 在提升重物的过程中, 如果要同时兼顾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则应选择
                                                             ;
 
【答案】(1) 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2) 能省力   
(3) 费距离(移动更多距离)        (4) 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
 
 
 
【例2】    如图所示, 通过定滑轮匀速提起重物G时, 向三个方向拉动的力分别为F1F2F3, 则三个力大小关系是 (     )
A. F1最大        B. F2最大        C. F3最大       D. 一样大
 
【答案】D
 
 
 
【例3】    采用了如图所示的两种方法将同一物体提升同样的高度. 已知物体所受重力为20N, 每个滑轮重力均为5N, 物体在10s内被提升的高度均为2m. 不计绳重和摩擦:
 
 
 
 
(1) 人在绳子端所用力分别为F1F2, 则F1=      N, F2=      N;
(2)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分别为s1s2, 则s1=      m, s2=      m;
(3)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分别为v1v2, 则v1=      m/s, v2=      m/s. 
 
【答案】(1) 20;    12.5     (2) 2;    4     (3) 0.2;    0.4 
 
 
【例4】    如图所示, 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为G, 系着它的一根轻绳竖直绕过转轴光滑的滑轮, 绳子的另一端受的拉力为F, 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为N. 下面关于这三个力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
A.                                   B.        
C.                                   D.
 
【答案】D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