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声现象
一、单选题
1.小华学了声现象的知识后,总结出以下四点,其中你认为错误的是( )
A. 声音是靠物体的振动产生 B. 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
C.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小于340m/s D. 声具有能量
2.下列关于声音说法正确的是( )
A. 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 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响度
C. 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 B超检查身体是超声波在医学中的应用
3.为了保证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
A. 10dB B. 50dB
C. 70dB D. 90dB
4.以下四个措施中:①马路旁的房子的窗户采用双层玻璃;②城市禁止机动车鸣喇叭;③马路两旁植树;④高架道路两侧设隔音板墙。对控制噪音污染有作用的是()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 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C. 真空可以传播声音 D. 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6.从环保的角度看,下列情况中不属于噪声的是( )
A. 上课了,学校附近的卡拉OK厅播放出十分响亮的优美动听的音乐
B. 清晨,公园里播放着优雅的琴声,伴随着老年人的晨练,令人心旷神怡
C. 看电影时,几名同学在一起旁若无人地高声谈笑、放声大笑,表现得十分开心
D. 公路上机动车辆的鸣叫声,发动机的排气声
7.人能感受到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大象“交流”的语言是一种次声波,人类听不到大象的“声音”,是因为( )
A. 大象发出的声音太小 B. 次声波无法传入人耳
C. 次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0Hz D. 次声波的频率小于20Hz
8.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边缘,一端伸出约为尺长的一半,拨动钢尺,听它发出的声音,并现察它的振动情况. 然后减小钢尺伸出长度约为尺长的 ,再次试验,得到的结论是( )
A. 声音变大 B. 频率变高 C. 振动变慢 D. 响度变小
9.妙趣横生的动物世界蕴涵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鸭子的脚掌又扁又平,可以减小压强,从而在松软的烂泥地上行走自如
B. 鱼要下沉时就吐出鱼鳔内的空气,减小自身排开的水的体积而使浮力变小
C. 壁虎的脚掌上有许多“吸盘”,从而利用大气压使其在墙壁上爬行也不会掉下来
D. 蝙蝠靠主动发射并接受自障碍物反射回来的电磁波准确定位
10.“闻其声而知其人”,表明不同人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
A. 频率 B. 音调 C. 响度 D. 音色
11.在日常生活中,常用“高声大叫”、“低声细语”来形容人说话的声音,这里的“高”、“低”是指声音的( )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音调和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