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语文试题
初中语文编辑
山东省泰安市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十诗歌鉴赏习题2
下载扣点方式下载扣点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点数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一课一练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初中语文
  • 适用年级九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57 K
    上传用户majiawen
  • 更新时间2019/3/7 8:52:28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6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2018·泰安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水调歌头
苏 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下列对本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作者把酒问月,表现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彰显出豪放的气魄和浪漫的情怀。
B.上片一个“我欲”、一个“又恐”、一个“何似”,情感波澜起伏,含蓄地写出了诗人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
C.下片“无眠”指的是因欣赏中秋明月而不想入睡的人。
D.下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蕴含深刻的哲理:世上难有十全十美的事,不必为暂时的不完美感到忧伤,表现了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
(2)对本词艺术特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词结构精巧,想象奇特。融写景叙事议论抒情为一体,天上人间虚实并述,以自然的深远澄净映衬自己胸怀的超脱开朗,并将抽象的人生哲理具体化、形象化。
B.全词以月贯穿始终,展开丰富的想象,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激起了人们的共鸣。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