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学习目标】
1.知道人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
2.了解超声波的特点和应用,知道次声波的危害及监测。
3.通过对超声波和次声波的研究、激发学生对声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
超声波和次声波的特点和应用
【预习指导】
人耳能听到的声波的频率范围通常在20Hz~20000Hz之间,我们把它叫作可听声。频率低于20 Hz的声波 叫作次声波,频率高于20000 Hz的声波叫作超声波。这些人耳听不见的声音对人类的生活有重大的影响,同时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开发前景。
活动一:看生活·物理·社会,了解人和一些动物听觉的频率范围。
活动二:阅读超声波,了解超声波的特点及其应用。
活动三:阅读次声波,了解次声波的特点及其应用。
【课堂反馈】
1.人耳能听到到的声波频率范围通常在 ,监测与控制 波有助于减少它的危害,并可以用来预报地震、台风。
2.频率比可听声高的声波叫做 .它具有 、 等特点,可用于测距、 、 、 、 等.
3.频率比可听声低的声波叫做 ,监测与控制它有助于减少它的危害,并可用来预报 、 和 。
4.人的手臂不停地上下振动能形成 波,人耳 (能、不能)听到这种声音。
5.超声波具有广泛的应用,下列事例中不属于运用超声波的是( )
A. B超成像 B. 声呐测距 C. 一种速度测定器 D.分贝仪
6.蝙蝠在黑夜能发现要捕食的昆虫,是 ( )
A.借助于超声波 B.借助于复眼 C.借助于红外线 D.借助于紫外线
7.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超声波声音太强,所以人听不见
B.声音弱到一定程度,人就听不见了,叫次声波
C.发出超声波的物体的振动比发出可闻声的物体的振动幅度大
D.超声波的频率一定比次声波的频率高
8.下列那句话不正确 ( )
A.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及汽车的奔驰能形成次声波
B.火山爆发、陨石坠落、地震、海啸、台风、雷电能形成次声波
C.次声波的频率低对人体有伤害作用
D.次声波可以传得很远,强烈的次声波能绕地 球2~3圈,但不容易绕过障碍物。
9.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30米每秒,为了开辟新航道,某科学探测船装有回声探测仪器,探测水下有无暗礁,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信号经0.6秒被探测仪器接收到。
⑴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为了有更好的回收效果,最好用什么声波?为什么?
⑵海底障碍物到探测船舱底的距离是 米。
【课后作业】
1.关于超声波和次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就是速度超过340m/s的声音 B.超声波在水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大
C.次声波就是没有传播介质使人听不到的声音 D.超声波可以透过一定厚度的真空向前传播
2.关于超声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超声波能获得较集中的能量,可以进行超声清洗 B.超声波的穿能力比较好,可以穿透任何物体
C.超声波能够成像,人耳能直接听到超声波 D.超声波缺乏方向性,且不稳定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利用强超声波对钢铁、宝石、金刚石等坚硬物体进行钻孔和切割加工
B.在建筑方面,设计、建造大厅堂时,必须把回声现象作为重要因素加以考虑
C.利用超声波能够预报地震、侦察台风和大气中的核爆炸
D.在石油勘探 时,常采用人工地震的方法,即在地面上埋好炸药包,放上一列探头,把炸药引爆,探头就可以接受到地下不同层间界面反射回来的声波,从而探测出地下油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