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能 势能 机械能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能量的初步概念。
(2)知道什么是动能及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3)知道什么是势能及影响势能大小的因素。
(4)知道机械能和机械能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2、方法与过程:
(1)通过观察和分析,知道机械能和势能的相互转换
(3)体验用类比方法,加深对物理概念理解的过程,学会迁移学习。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有应用科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积极性。
(2)通过探究,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主动学习的 兴趣。
(3)学会自己查找资料,培养自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能量概念的建立;(2)动能和势能概念的建立
[教学难点](1)探究动能与那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2)探究重力势能与那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学法指导]自学、实验探究、关键点拨、练习巩固等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话:
自然界的物体和能量是分不开的,那我们今天就来好好研究一下。
二、自学自测:
自主学习文本,完成自测作业
(1)、江河里流动的水具有 能。如果在江河上修筑拦河坝,抬高坝内水位就能增大坝内水的 能。当这些水流下带动发电机发电时 ,机械能转化为 能。
(2)、“跳高”是一项常见的体育运动,跳高运动员在比赛中都是先助跑一段距离后才起跳,助跑是为了()
A.增大运动员的惯性 B.增强运动员表演的观赏性
C.增大运动员的动能 D.避免运动员受伤
(3)一游客在乘缆车匀速上山的过程中,他的动能______,机械能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三、互学互助:
小组合作探究 ,课堂展示成果
出示斜槽,并演示钢球从斜槽上滚下,在水平桌面上撞击木块,使木块移动了一段距离。让学生分析碰撞过程中,做没做功?
利用学生分析的结果“钢球对木块做了功”引入能量的概念:一个物体 能够做功,我们就说它具有能量。可见物理学中,能量和功有着密切的联系,能量反映了物体做功的本领。
不同的物体做功的本领也不同。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表示这个物体的能量越大。
物体具有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以后我们将逐步认识各种形式的能量。刚才的实验中钢球撞 击木块能够做功,但若将钢球停靠在木块一侧(边讲边演示),这时的钢球并不能推动木块做功。只有运动的钢球才能推动木块做功。
(1)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能够做功,它们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
引导学生广泛地列举事例,说明运动的空气、水和各种物体都能够做功,而具有动能。概括出“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
列举事例说明:运动的物体具有的动能多少不尽相同。如狂风能吹倒大树,而微风只能使树枝摇动。进而通过演示实验,概括出决定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