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流程】
一、基础感知 (阅读课本53--56页,思考并完成下列问题)
1、随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 、 、 三种状态之间变化,称为物态变化。
2、冰变成水:物体由 态变为 态,这种现象叫做 ,需要 (吸热/放热);
相反水结成冰,物体由 态变为 态 ,这种现象叫做 ,需要 。(吸热、放热)
3、根据各种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将固体分为 和 , 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4、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 ,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做 ,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 (相同、不相同), 冰的熔点是________,水的凝固点是_______。
二、深入学习
1、实验探究:探究海波在熔化前后的温度变化规律
按照课本P54的实验方案进行,并记录实验数据
时间/min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温度/℃
|
36
|
40
|
44
|
48
|
48
|
48
|
48
|
48
|
48
|
50
|
52
|
物质状态
|
固态
|
固液共存态
|
液态
|
(2)在图甲中绘制出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图甲 图乙
(3)分析总结海波在熔化前﹑熔化中﹑熔化后三个阶段温度变化特点和物态变化特点
(4)对比图甲和图乙,分析思考:
固体可以分为______和_________,晶体有固定的_________,而非晶体_________。晶体熔化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晶体熔化的特点是:
2、合作思考
(1)根据绘制的晶体熔化 图像分析,你认为晶体凝固的图像是什么?(请作出晶体凝固图像)晶体凝固的条件是什么?晶体凝固的特点是什么?
(2)生活中利用熔化和凝固的实例有哪些?
三、迁移运用
1.小明通过学习得到下面几个结论,请帮 他补充完整
(1)物质从_____态变成_____态的现象叫做凝固,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__________.
(2)酒精的凝固点是-117℃,它在- 115℃时是_______态,在-120℃时是________态.
(3)钢块化成钢水时,钢块要__________热;水结成冰时,水要__________热.
(4)冬天北方农村的菜窖里放几桶水,菜就不易冻坏,这是因为水__________时会__________热,因此窖内温度不致太_______
2.下列现象属于熔化的是( )
A.岩石的风化 B.盐块在水中化开
C.铁块化成铁水 D.泥沙加水变为泥浆
3、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 这是因为 ( )
A.下雪时雪的温度比较高 B.化雪时要吸收热量
C.化雪时要放出热量 D.雪容易传热
4、如图所示,为 某晶体的凝固图象,从A到D整个过程是________的(选填“吸热”或“放热”),在AB段物质处于_________状态,BC段是个________过程,物质处于_______状态,其对应的温度48℃代表此晶体熔液的_________,CD段物质处于__________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