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案>> 物理教案
初中物理编辑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下载扣点方式下载扣点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点数
  • 资源类别教案
    资源子类同步教案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初中物理
  • 适用年级八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2097 K
    上传用户goldfisher
  • 更新时间2019/2/27 10:36:38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4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2节 生活中的透镜
教材解读
 本节介绍生活中常用的透镜,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透镜及其成像的丰富的、具体的感性认识,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做准备。教学时可先出示真实的照相机,让学生仔细观察照相机的镜头,使他们对照相机镜头有直观的印象,指出它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在胶卷上形成一个缩小的像。自制模型照相机,使学生对利用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有较直观、深刻的印象,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投影仪是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仪器,先介绍投影仪的构造,让学生仔细观察投影仪的投影镜头,演示利用凸透镜可以成放大的像,让学生对利用凸透镜成放大、倒立的实像有较深的印象。放大镜是凸透镜,也是常用的光学仪器之一,让学生用放大镜看书上的字,并改变放大镜到字的距离,观察字的放大情况,使学生对利用凸透镜成放大的虚像有初步的印象。
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②初步了解凸透镜成像是有规律的,并粗略认识成像的规律性。
过程与方法
 ①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②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①通过模型照相机的制作和使用,培养动手制作的兴趣和获得成功的愉悦;
 ②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③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重点
 通过实验活动和观察,归纳出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成像特点是进一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基础,要重视实验认识的过程。
难点
 区分实像和虚像。本节课中第一次出现了实像,要与前面学过的虚像从形成原因上进行区分。
创新探究
 一、模型照相机的制作与操作
 截取长度约等于镜头(放大镜)焦距的羽毛球筒,在其一端切一缺口,以便安装镜头;用一硬纸板(长度约等于镜头焦距)套在羽毛球筒上,粘合成一个纸筒,用橡皮筋把一张半透明薄膜扎在纸筒一端,这就制成了模型照相机。拿起模型照相机,将透镜对着大屏幕,半透明膜面向自己,观察半透明膜。(提醒学生没必要把眼睛贴着纸观察,应离纸远一点)
 二、模型投影仪的制作
 如图所示,调整灯泡(浴霸灯泡)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先后让灯丝、铭牌上的字通过凸透镜成像,引导学生观察像的性质;通过“如何让像出现在正上方”的讨论和演示,引出平面镜的作用。
相关资源高级搜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