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案>> 物理教案
初中物理编辑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3节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下载扣点方式下载扣点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点数
  • 资源类别教案
    资源子类同步教案
  • 教材版本人教版
    所属学科初中物理
  • 适用年级八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2488 K
    上传用户goldfisher
  • 更新时间2019/2/26 20:00:36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5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3节 平面镜成像
教材解读
 本节内容包括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成像原理和平面镜成像的应用。通过本节教学活动,应使学生知道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初步了解虚像的概念。
 学生对平面镜很熟悉,上课时可以用一个较大的平面镜,让学生观察自己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并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例如,在平面镜中,你的像的大小跟你的大小一样吗?当你与镜面之间的距离改变时,像的大小改变吗?像到镜面的距离怎样变化?这些问题,并不要求学生立即回答,只是为了引起研究兴趣,为进一步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做必要的铺垫。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要让学生自己去做,通过动手实验,自己总结出规律。由于有亲身体验,一定会印象深刻,对知识理解得会更好。学生的探究活动要按部就班地进行,要帮助学生制订探究计划。
 实验时选用的玻璃板要薄些。找准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学生认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关键。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把蜡烛至少换一个位置,再重做一遍实验。总结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后,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讨论一些平面镜成像的应用,例如水面倒影等。
 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作图来认识,这样既巩固了反射规律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研究新问题的能力。通过作图可以发现虚像不是反射光线的交点,而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
 “科学世界”讲的是凸面镜与凹面镜的有关知识,它作为平面镜知识的拓展,简要介绍了凸面镜和凹面镜对光的作用和它们的应用。
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会应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解释简单的现象;
 ②知道什么是凹面镜和凸面镜,以及它们对光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①经历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培养设计实验和观察比较得出结论的能力;
 ②学习用“等效替代”的方法确定虚像的位置和大小,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物、像和镜面三者之间的关系,领略平面镜成像中的简洁对称之美,体会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喜悦,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学生探索自然奥妙的好奇和欲望。
重点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一定情景的基础上,引入提出问题等探究环节,并用彩笔进行标识。
难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虚像的概念。实验结束后,由学生提出问题,例如“物体离镜面越远像越小”等,并利用本节知识进行讨论分析。对于虚像的认识,需要通过作图的方法使学生认识到虚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的。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