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案>> 物理教案
初中物理编辑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3节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下载扣点方式下载扣点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点数
  • 资源类别教案
    资源子类同步教案
  • 教材版本人教版
    所属学科初中物理
  • 适用年级八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755 K
    上传用户goldfisher
  • 更新时间2019/2/26 19:57:28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4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3节 汽化和液化
 
教材解读
 “观察塑料袋的变化”实验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塑料袋要透明,要尽量薄,使滴入的酒精清晰可见。
 解释沸腾现象时,要强调“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剧烈”两个特征,为与蒸发的“只在表面发生”“任何温度下”的两个特征进行比较埋下伏笔。
 探究“水的沸腾”时,先对三个问题进行讨论,让学生自由猜想和假设,然后制订实验计划,在实验小组成员分工合作的基础上,要强调每一个学生都要认真观察。
 通过跟沸腾对比,说明蒸发是汽化的两种方式之一。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自己举例,以加强对蒸发现象的认识。
 纸锅烧水的小实验应该让学生做一做,该实验现象出乎学生意料,可以很好地说明水的蒸发吸热。
 让学生亲身体验蒸发吸热(给手背擦酒精),并通过小实验观察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通过学生的充分讨论,总结出这三个因素。注意讲清楚:液体蒸发时要从周围吸取热量,致使周围物体变冷。
 关于液化,要通过实验使学生观察什么是液化,如何使气体液化,体会液化的一种方式——“温度降到足够低”的含义。液化的第二种方式是压缩体积,这种方式学生不熟悉,可以列举液化石油气的例子。
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②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③学会看数据表,记住酒精、水银等常见物质的沸点;
知道蒸发可以制冷,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①观察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②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③通过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进一步认识控制变量法的运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续表)
 
重点
 沸腾、蒸发的特点及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指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认真观察现象并及时总结,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时,可以采用讨论使湿衣服尽快变干的方法进行分析总结。
难点
 利用蒸发、沸腾的特点解释生活中的现象。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情景,根据蒸发、沸腾的特点进行解释,明确这些现象的产生原因。
创新探究
 在“观察水沸腾”的实验中,使水尽快沸腾的方法:
 ①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
 ②水的初温要高一些(以95 左右为宜);
 ③烧杯口要加盖,防止热量散失;
 ④要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教学过程
教师札记
【新课引入】
采用素材一中导入方式一【视频导入】。
【新课推进】
一、汽化与液化
设问:什么是汽化?什么是液化呢?
归纳:(1)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2)汽化有两种不同的方式:蒸发和沸腾。
二、蒸发与沸腾
(一)沸腾
设问:(1)水的沸腾是我们常见到的现象,你能描述一下水沸腾时的现象吗?
2)今天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水在沸腾过程中有什么现象,继续加热,水温如何变化。
学生实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教师提示注意事项,巡视、指导。
多媒体展示学生绘制的水沸腾的“温度—时间”图象。
分析与论证:
设问1:曲线上的哪一段表示水沸腾前和沸腾的过程?水的温度怎样变化?
设问2:根据观察的现象,结合图象分析液体沸腾有什么特点?引出沸点定义。
可演示“酒精写字”或播放视频“汽化和液化”以及“烧水(壶嘴“白气””)(见素材二)。
 
 
 
 
 
 
 
 
 
 
播放视频“水沸腾实验”(见素材二)。
 
 
 
提示:注意温度计的使用;烧杯的盛水量大约为30 mL为宜;酒精灯的火力要猛;在烧杯上加盖纸片,当水温升至95 时,将纸片上移,使其既不封住杯口,又能阻挡蒸气在玻璃棒上液化。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