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案>> 物理教案
初中物理编辑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2节熔化和凝固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下载扣点方式下载扣点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点数
  • 资源类别教案
    资源子类同步教案
  • 教材版本人教版
    所属学科初中物理
  • 适用年级八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796 K
    上传用户goldfisher
  • 更新时间2019/2/26 19:56:48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4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2节 熔化和凝固
 
教材解读
 本节教材用学生熟悉的水的三态变化引入新课,然后说明固体、液体和气体在一定条件下都会发生状态的变化,并举例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再说明熔化和凝固的物理含义,强调熔化和凝固都是一个过程,完成每个过程都需要一定的时间。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前要强调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习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体验探究科学知识的乐趣,还要求学生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
 结合学生从实验中得到的熔化曲线,得出“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的结论,用有没有一定的熔点来鉴别晶体和非晶体是一种重要的鉴别方法。
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物质的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形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②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及它们的吸、放热情况;
 ③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④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提高学生的看图能力。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
 ②了解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
 ③通过探究活动,了解图象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重点
 通过观察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凝固过程,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实验过程中,给予学生适当点拨,教给学生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的方法。
难点
 根据实验总结熔化和凝固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并用图象表示。作好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凝固图象,对比分析找出异同点,并进行总结。
创新探究
 改进方法:利用浓食盐水冷却使水结冰探究熔化实验。
 步骤:①将浓食盐水放入冰箱冷冻室,一夜之后温度可达-22 ;②课前准备小试管,放入适量水,并将温度计放入水中,只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没水中即可;③将小试管放入盐水中冷冻,几分钟后即可进行实验。
 使用小试管优点:结冰快、不用酒精灯加热(可用手加热)、可反复实验。
 
教学过程
教师札记
【新课引入】
采用素材一中导入方式一【情景导入】。
【新课推进】
一、物态变化
通常,物质存在固态、液态和气态这三种状态,一般这三态之间又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变化,物质各种状态间的变化叫做物态变化。下面,我们先具体研究物态变化中的熔化和凝固。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