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声现象》
【复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知道回声现象和回声测距离。
3.了解乐音的特性及与生活现象的联系。
4.了解音调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频率决定的,响度的大小跟物体振动的振幅和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5.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
6.能从物理学的角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认识噪声,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7. 通过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物理就在身边。
【复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①声音产生和传播; ②乐音的三个特性。
难点:①回声测距离;②决定音调、响度的因素。
【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和导学案。
【复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复习
导入语:(展示图片)鸟鸣清脆如玉,琴声婉转悠扬,歌声美妙动听……声现象和我们的学习与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现在我们就来复习这看似简单,但又藏有许多奥秘的《声现象》。(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利用板书,开门见山的引出课题,结合网络结构图让学生回顾本章内容的内在联系,后面的几个专题复习就是围绕本章的内容而展开的,这样能使学生的复习有明确的目标。
二、专题复习
【知识点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知识点聚焦:
1.声音是由物体的 所产生的, 停止,发声随之停止。
2.声音靠 (一切固体、液体、气体)传播, 不能传声;声音在介质中以 的方式传播.。
3.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 不同,正常情况下, 中传声的速度快于液体,而 中传声的速度快于气体,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m/s。
4.声音从声源发出,遇到山崖、墙壁等障碍物 回来使其又传入人耳的声音,利用回声可以测定 。
针对知识点聚焦第1题,设疑:振动停止,声音消失了吗?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吗?带着以上问题完成以下内容:
【典题探究】
例:我们生活在声的海洋中。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C.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与温度无关
D.声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
例:在操场上上体育课,体育老师发出的口令,近处的学生听到了,而远处的学生没有听清楚,其原因是( )
A.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响度小 B.老师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好
C.老师发出的声音频率低 D.传到远处学生处的声音是次声波
思考并研讨:
(1) 振动停止,声音消失了吗?
(2)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