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的利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道声波能够获取信息;
2. 知道声波能够传递能量;
3. 初步了解声学知识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温故知新
1.声音在空气中以_______的形式传播。
2.人耳听觉的频率范围是______________频率,高于_________的声波叫做超声波,低于______的声波叫做次声波。
3.声与声音的区别是什么?
参考答案:
1、声波; 2、20~20000Hz;20000Hz;20Hz。
3、声:概念比较广,包括声音、超声波、次声波等。声音:概念比较窄,仅指人耳能感觉到的那部分声。
一、声与信息
1.声音能够传播信息
教师讲解:利用声波获得信息是利用声波了解物体的某些特征。
远处隆隆的雷声往往预示着暴雨即将到来
医生用听诊器判断疾病
铁路工人通过敲击铁轨检测铁轨是否出现隐患
⑴从次声波中获取信息
①大自然的许多活动,都伴有次声波产生。
②次声波的特点:
破坏力强、能量大、传播距离远。
③获取次声波的方法:
a.使用灵敏度声学仪器,接收并处理,获取灾害的方位和强度;
b.动物能够提前感知灾害发生前产生的次声波。
拓展:地震前兆顺口溜
震前动物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
牛羊骡马不进厩,猪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着小鼠跑;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跃水面惶惶跳;
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
家家户户都观察,发现异常快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