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怎样区分声音》
学生刚刚接触物理这门学科,抱有浓厚的学习兴 趣和新鲜感,但对物理这门学科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老师一定要利用好此时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乐音和噪声。
(2)知道声音的高低叫音调;知道决 定音调高低的因素。
(3)了解不同音调的声音在波形上的差异。
(4)了解影响弦乐器音调高低的因素。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经历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关系的探究过程。
(2)通过乐器的演奏,了解如何改变乐器发声的 音调。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生活现象不断探索,让同学们掌握了物理探究的一般方法,培养了学生们科学素养和对物理学的兴趣。
◆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探究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
【教学难点】
建立音调的初步概念。
◆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实验器材:音叉、钢尺、口琴、示波器、吉他
一、情景引入
声音多种多样,优美的乐音令人心情舒畅,而杂乱的声音,让人感到心烦意乱。媒体播放大自然的声音和工地施工现场的音频片断。
提出问题: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区分它们?引入课题。
二、新课教学
我们周围的声音千差万别,有的使人愉悦,有的令人厌烦。前者叫做乐音,后者叫做噪声。
探究点二 声音的高低——音调
1.音调的初步概念
对于身 边的乐音,有的高昂、有的低沉;有的强,有的弱,声音会有什么样的差别呢?
媒体播放男低音和女高音歌唱家的歌声让学生聆听,从而建立“音调”的初步概念。
2.探究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
提出问题:既然声音是物体振动 产生的,声音的差别必然与振动有关,那么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的什么因素有关呢?
【导入】实验探究一
比 较:让学生听两段不同的音乐。
观察:在听音乐的同时,注意声音的区别 。
进行实验:
1.改变尺子(钢尺)伸出 桌面的长度,分别拨动使其振动。通过对比可以听出几次实验声音的高低不同;同时观察发现:尺子振动的快慢不同。
2.把口琴,去掉外壳,会看到一些长短不同的钢片,吹奏时可以很清楚地听出声音高低的变化,也可以判断出长弹簧片振动发声的音调低,短弹簧片振动发声的音调高。
声音的高低跟物体振动的快 慢有关。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的音调越高。
引入“频率”的概念,完成教材中的填空。
3.频率:物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其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是Hz。
例:物体1s内振动20次,它的振动频率就是20Hz。
【导入】实验探究二
探究点三 用波形比较频率
1.用示波器比较波形。
(1)将话筒的插头用两根带夹子的导线跟示波器连接并调整好。
(2)对着话筒敲击音叉,观察示波器上出现的波形。
(3)敲击两根不同频率的音叉,比较波形。
2.探究弦乐器的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
(1)用吉它演奏一段乐曲,引出弦乐器。让学生列举出见过的弦乐器。
(2)提出问题:弦乐器的音调 与什么有关?
(3)观察吉它,提出自己的猜想和假设。
(4)音调的高低跟弦的粗细、长度、张紧程度等有关。
(5)引导学生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设计实验方案。
(6)进行实验,并用示波器比较波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