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危机与希望》
本节教学内容主要采用“材料准备—交流讨论”的模式,引导学生讨论学习人类利用能源的简史、能源分类以及未来能源趋势,并重点结合能源利用的发展,使学生认识到能量的转移和转化。通过学生课前收集资料,课堂上相互交流和讨论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拓展学习内容的深度与广度,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及其方向性。
2、了解能源。
3、知道物质与能量的关系式,核裂变、核聚变及其应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材料、相互交流,认识能源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将能源科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激发学生思考,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
【教学难点】
核裂变与核聚变。
PPT课件
一、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
1.钻木取火:人类最早的“技术革命”。
钻木取火是人类在能量转化方面最早的一次技术革命,从利用自然火到利用人工火的转变,开启了以柴薪作为主要能源的时代的到来。
2.蒸汽机的发明:第一次工业革命。
蒸汽机的发明令人类成功地将燃烧获取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实现了以机械动力大规模代替人力和畜力的新时代,人类的主要能源从柴薪转向热值更高的煤。
3.化石能源——当今世界的主要能源。
4.电能的使用——第二次工业革命。
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这就是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
能量转移和能量转化的方向性:
1.在热传递的过程中,热量只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不能相反。如果要使热量从低温物体转移到高温物体,就需要消耗其他形式的能量。例如电冰箱就需要消耗电能。
2.汽车制动时,由于摩擦,动能转化成轮胎、地面和空气的内能,这些消耗的能量不能再自动地被用来驱动汽车。
自发的能量转化过程是有一定方向性的,即自然进行的能量转化过程是不可逆的。
二、能量与能源
金属的冶炼、机器的运转、汽车和火车等交通工具的行驶需要能量,生活中烧饭、取暖、照明等也需要能量。
生产和生活中利用的这些能量,是通过不同的 能源提供的。各种能源的广泛利用,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能够提供热、光、机械能和电能等各种形式的能量来源就叫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