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铁及其应用》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电生磁”知识的延续与应用,简单讲电磁铁就是带有铁芯的通电螺线管,利用铁芯使磁性增强。电磁铁在实际中应用广泛,如本节中的涉及的电磁继电器、电铃和自动控制电路等,所以本节重点是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既是为后面的应用服务,也体验了实验探究的过程,强化利用实验得出结论的能力。电磁铁与永磁体相比具有磁性可控、磁极可控的优点,电磁继电器利用了电磁铁磁性的有无可以利用电流的有无来控制这一特点。通过对电磁继电器工作原理的了解,掌握利用低压控制高压、弱电流控制强电流的方法。虽然电磁继电器在很多用电器中有广泛应用,但学生独立接触电磁继电器的机会较小,很难单独来研究它的工作过程,所以利用挂图、模型等了解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能描述电磁铁,说明电磁铁的工作原理。
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线圈匝数的关系。
3.能说明电磁继电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了解电磁继电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阅读说明书和观察电磁继电器,知道如何使用电磁继电器,会说明电磁继电器在实际电路中的工作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认识电磁铁的实际应用,加强物理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实验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
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课前准备:
1.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学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预习本课内容,收集有关资料。
3.实验器材:电磁继电器工作原理挂图和示教板(或实物),导线若干,开关,学生电源2台,铁架台、弹簧测力计、磁铁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磁体具有什么性质?
2.奥斯特发现了什么?
3.什么是螺线管?它的磁性很强吗?如何让它的磁性增强呢?
二、激发学习动机:
设置情景:桌上有一堆大头针,请同学们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能快速地把大头针捡起来放到盒子里而又不被扎到手(旁边有一磁铁)?(请一名学生上来演示: )
然后老师手掌中藏着一个电磁铁同样把大头针吸起来又很轻松的放到盒子里。问:这是怎么回事?
通过比较两种磁铁引出电磁铁。(点出课题)。
课件展示生活中的电磁铁的工作图片,进入本节课的内容——电磁铁及其应用。
三、讲授新知识:
(一)电磁铁
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课本的得出电磁铁的定义。
1.定义:内部带有铁芯的通电螺线管
注:铁芯使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增强
在同学们的桌子上就有一个电磁铁,请同学们先观察它的构造,然后动手做一做:怎样才能利用它把大头针吸起放到另外一处?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先给电磁铁通电,才能把大头针吸起来;然后又断电,才能使得大头针被放下。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电磁铁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生答: )
2.工作原理:电流的磁效应。
思考;研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
3.磁铁的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
①研究电磁铁的磁性跟线圈匝数的关系。
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改变线圈的匝数,保持通过的电流不变。
现象:线圈圈数越多,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大,磁性越强。
结论:当电流一定时,电磁铁线圈的匝数越多,磁性越强。
②研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电流的关系
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改变通过的电流大小,保持线圈的匝数不变。
现象:通过的电流越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大,磁性越强。
结论:当线圈的匝数时,通过电磁铁电流一定越大,磁性越强。
4.电磁铁的优点:
磁性有无,可用电流通断来控制。
磁性强弱,可用电流大小和线圈匝数来控制。
磁极变换,可用线圈电流方向来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