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
一、实验探究题
1.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杠杆左端下沉,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测量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便于测量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杠杆上的刻度均匀,在 点挂 个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 点挂________个相同的钩码;当杠杆平衡后,将 、 两点下方所挂的钩码同时朝远离支点 的方向各移动一小格,则杠杆的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将下沉.    
(3)丙图中钩码挂在 处,当弹簧测力计处于图中竖直向下拉的位置时,若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恰等于 ;当弹簧测力计处于丙图中斜拉的位置时,若要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且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仍等于 ,应将图中钩码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适当的距离.    
2.如图所示,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用到的实验器材有:杠杆、铁架台、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把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保持在________位置并静止.    
(2)杠杆调节平衡后,小明在杠杆上A点处挂4个钩码(如图甲所示),为了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可以在B点处挂________个钩码或用弹簧测力计拉杠杆.若采用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由竖直向下逐渐向右倾斜时,为使杠杆仍然保持平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    
(3)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明同学利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水平平衡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对实验产生了影响.    
(4)关于“杠杆不处于水平位置能否平衡?”小海和小红意见不同.小海认为能平衡,于是他每次让杠杆倾斜到同一位置静止,这样实验也得出了同样的杠杆平衡条件.
小海认为杠杆平衡不一定是水平的,这种说法对吗?________(填“对”或“错”),小海这种方案与小红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做实验的方案相比较,你认为小海和小红哪位同学的实验方案好?请说明理由:答:________的实验方案好;理由是________.
3.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把杠杆的中点支在支架上,杠杆静止在图甲所示的位置. 
 
(1)杠杆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其向 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实验时施加的动力和阻力的方向都是竖直方向,这样做的好处是 ________.     
(2)某同学做了图乙一次实验后就得出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结论,小明同学认为他的做法不合理,理由是 ________.     
(3)如果乙图左右两侧各加挂一个钩码,杠杆的________ 端会下降.     
(4)利用如图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每个钩码重 0.5N,杠杆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应为 ________N.如果保持弹簧测力计拉力作用点的位置不变,把弹簧测力计沿虚线方向拉,为了保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示数将 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在验证杠杆平衡实验中:
(1)如图,将杠杆中点固定在支架上,然后调节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静止,目的是________。    
(2)在如图所示中,杠杆水平平衡后,小强调节左边钩码的个数和位置,使杠杆水平平衡时,测出F1=1.2N,F2=1.5N;OA=30cm,OB=20cm.他将所得数据直接代入杠杆平衡条件的公式中,发现F1×OA和F2×OB并不相等,从而认为杠杆的平衡条件不一定是F1L1=F2L2 . 小强的失误是________。    
(3)在图中,若B处的钩码不变,小强将弹簧测力计由A处移到C(OC=10cm)处,施加一个竖直方向的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这个力的方向应________,其大小为________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