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固和凝固放热特点
一、单选题
1.在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有“北国风光,千里冰封”的词句,其中包含了一种物态变化,这一物态变化的图像是( )
A. B.
C. D.
2.如图所示,将冰块放于单层的不锈钢盆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盆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将装有西瓜汁的小塑料杯放在盆中的冰块里,几分钟后西瓜汁变成了水果冰棍,这时观察到盆外壁出现白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西瓜汁变成了冰棍,属于凝华
B.白霜是盆周围的水蒸气放热形成的
C.西瓜汁变成冰棍的过程,内能增加
D.吃冰棍感觉凉爽,因为冰棍含有的热量少
3.下列物态变化的实例中,需要吸热的是( )
A.衣柜中的卫生球“不见了”
B.从冰箱里拿出的饮料罐“出汗”
C.寒冬河水结冰
D.深秋草叶上结出“白霜”
4.伟大领袖毛主席在《沁园春•雪》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形成这种自然景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
A. 熔化和汽化; B. 凝固和凝华; C. 凝固和液化; D. 汽化和升华
5.下列有关热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春天,清晨河面上淡淡的白雾是空气中水蒸气的升华现象
B.夏天,打开冰箱门时常会出现“白气”,这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深秋,早晨的地面上出现白霜是空气中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D.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室外空气中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6.下列是我国北方冬季发生的一些与物态变化有关的现象,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水蒸气在树枝上凝华成冰晶,形成雾凇
B.屋顶的积雪会熔化成水,流到屋檐下凝固成冰锤
C.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由于水蒸气液化,眼镜片上会起雾
D.邻居家孩子堆的雪人因发生升华会逐渐变小
7.下列示例中是为了防止熔化或者凝固产生不利影响的是( )
A.冬天将室外水箱中的水放掉
B.将玻璃熔化制成玻璃板
C.冰冻食品可以保鲜
D.发高烧的病人利用冰袋降温
8.下列与物态变化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
B.水凝固时放出热量,温度降低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D.烧开水时冒出的“白气”是水汽化形成的
9.对冬天里可能出现的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冰雪大世界的冰雕由于汽化会逐渐变小
B.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由于液化在眼镜片上会出现“白雾”
C.水蒸气在树枝上凝固成冰晶,形成雾凇
D.屋顶的积雪会熔化成水,流到屋檐下凝固成冰锥
10.在冬季,某地的地下水管破裂,水喷射出来形成了如图所示的“冰花”。虽然气温没有回升,过一段时间,发现“冰花”还是变小了.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冰花”是由空气中水蒸气凝华而形成的 B. “冰花”是由喷射出来的水凝固而形成的
C. “冰花”形成时的气温为0℃ D. “冰花”变小过程中要放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