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18年李大钊先后发表《俄法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三篇文章,开始向国人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
材料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相结合,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材料二、材料三摘编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材料一所列的是哪两位杰出人物?他们在哪一年发表了什么重要纲领,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
马克思;恩格斯。 1848年;《共产党宣言》。
(2)材料二所指李大钊发表三篇文章时的国际背景是什么?当时中国正在进行什么运动?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新文化运动。
(3)结合材料三,分别列举中国在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探索出适合国情的道路。(不阐释,各写一例即可)
革命时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或放弃攻打中心城市,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建设时期: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2.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国家富强的必由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1)依据材料一内容,谈一谈你是如何理解列宁所说:“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这句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