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内容分析
1.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建议
具体内容
|
活动建议
|
概述血液循环
|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现象
|
2.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依次编排了三节内容分别介绍血液、血管与心脏,以帮助学生建立血液循环的完整概念。本节的内容从概念、分布、结构、动能等方面阐述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特点,该节与前面所学知识联系紧密,也为下一节心脏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3.教学实践中的困难及应对措施
在初中生物课程中,有关血液循环系统的知识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对于“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的理解非常困难。经过分析发现,教师在本节课忽略了帮助学生建构 “血管是血液循环的管道系统”这一概念,而造成学生在后续学习的困难。
对此,如果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中,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小鱼血液流动方向的特点,去辨别动脉和静脉,建构 “血管是血液循环的管道系统”的概念(如右图),然后再去学习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和功能,就能更好地引导学生从血液循环的整体这一角度认识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