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血液是物质与气体运输的载体。学生对血液大多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如知道人的血液是红色的黏稠液体,血液与健康相关,体检常需要验血,失血过多需要输血等。但血液到底由哪些成分构成,这些成分有什么功能,学生并不清楚如何作答。正是基于这点,教材在“想一想,议一议”中,提供了学生非常熟悉的血常规检查以及用验血诊断疾病的情境,并把问题指向了学生并不清楚的“为什么”上。
【教学目标】
1.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成分的主要功能。
2.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3.尝试解读血常规化验的主要数据。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2.教学难点:
显微镜下分辨各种血细胞,理解血液属于组织。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知识容量较大,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多媒体课件、视频等来解决重点和难点,同时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经验,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完成学习目标。教学流程设计: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观察“演示实验”和进行“资料分析”,初步了解血液成分→用显微镜观察血液永久涂片,对血细胞产生感性认识→阅读课文,思考问题,学习血细胞结构特点及功能→角色扮演,巩固、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