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识别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举例说出身边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重点)
②举例说出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的概念及关系。(重点)
③用遗传图解说出亲代与后代的基因组成和性状表现。(难点)
2、能力目标:
①.尝试用遗传图解分析亲代与后代的基因组成和性状表现。
②.通过资料分析,培养学生获取、处理、分析信息资料的能力。
③.通过绘制遗传图解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了解孟德尔的事迹,培养坚持不懈的学习态度.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
为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和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确立本节应用“激趣-探究”教学模式,指导学生观察了解自身的特征,观察图片、课件演示和课本插图,对设计的问题进行主动思考、小组讨论、自学教材,主动探究,最后自己得出科学的结论,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尝试用遗传图解说出亲代和后代的基因组成和性状表现”是本节课的难点知识,对此采取任务驱动模式,激活学生思维去主动分析、讨论人类眼皮的性状在亲代与后代的表现,进而得出结论。这既体现了学生主动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识图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相关课件,染色体模型,彩色磁性纸
学生准备:提前预习本节内容、收集一些关于性状遗传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