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每空1分,共14分)
1.在下列数字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正常运行的列车速度是100________;课桌的高为90________。
2.把一小块冰放在手心里,小冰块会慢慢地 __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成水;同时,手会感觉到凉,这说明冰在这一过程中要 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3.“中国好声音”比赛现场,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琴声是通过________传播到现场观众耳中的。观众在听音乐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为了在________减弱噪声。
4.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性质制成的。测量时,如图1所示的甲、乙、丙三种读数方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5.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2所示,由图像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________和________;若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丙车________(选填“静止”、“向前运动”或“向后运动”)。
6.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的深度是________m(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500m/s);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其原因是 。
二、选择题(每题2分,第7-12题每小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第13-14题每小题均有两个正确答案,全部选对得2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错选的得0分)
7.小华对身边的物理量的大小进行了估测,下列估测中接近实际的是( )
A.教室的高度是 1.8m B.一个初中生的高度是 10.5cm
C.橡皮从课桌表面掉到地上的时间约为 4s D.小华的脉搏1min跳动75次
8.如图3所示是小明探究水沸腾时的装置以及实验中不同时刻气泡的情形,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他可以选用量程为﹣80﹣60℃的酒精温度计
B.图甲是水沸腾前的现象
C.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
D.小明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继续沸腾了一段时间,所以水的沸腾
有时候不需要吸收热量
9.如图4所示,分别是音叉、钢琴与长笛发出的C调(do)的波形图,三图的波形总体上疏密程度及振动幅度相同,但是波的形状不同。此时三乐器发出的声音( )
A.音调不同、音色不同 B.音调不同、响度相同
C.响度不同、音色相同 D.音调相同、音色不同
10.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误差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 B.测量中误差和错误是不可避免的
C.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尽量减小 D.使用精密仪器和改进实验方法可以避免误差
11.如图5所示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的凝固点是60℃ B.在BC段,该物质不吸热
C.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5min D.在t=5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1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B.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途中减弱噪声
C.课堂上能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
D.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
13.甲、乙两辆小车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通过的路程s和运动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6所示。由图像可知( )
A.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 B.在t=6s时,甲车在乙车前面1.2m处
C.若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东运动 D.乙车的速度大小为10m/s
14.下列关于冰棒所发生的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刚从冰箱中拿出的冰棒,包装纸上沾有“白粉”属于凝华现象
B.剥去包装纸,冰棒冒“热气”是汽化现象
C.剥去包装纸,过一会儿,冰棒“流汗”属于液化现象
D.冰棒放入茶杯中,杯子外壁会“出汗”属于液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