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     )
2.男女声音的不同由于频率的高低不同,才有音调高低的不同。(     )
3.声音产生是由于物体振动,有振动就一定可以听到声音。 (    )
4.任何人都喜欢音调不变的一种声音。(     )
5.各种声音的振动快慢都相同。(     )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面关于声现象的一些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
B.太空中的宇航员可以直接用语言交流
C.雷声是由于空气振动发声的
D.狗趴在地上睡觉,耳朵贴着地面,很容易发觉人走动,是因为狗的耳朵特别灵敏
 
2.蝴蝶在飞行时不停地扇动翅膀,我们却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   )
    A.人耳有故障
    B.翅膀振动发出的声波响度不够大
    C.翅膀振动不产生声波
    D.翅膀振动的频率比较小
 
3.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   (    )
    A.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
    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
    C.将要上钩的与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
    D.人在小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
4.正在拉二胡的一位同学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这样做的目的是(    )
    A.使二胡发出不同的音调   B.为了获得更好的音色
    C.为了获得更大的响度     D.阻止琴弦振动发声
 
5.甲同学在一根较长的注满水的水管的一端用石头敲击一次,乙同学在水管的另一端用耳朵贴着水管听声。乙同学听到的声音次数是(    )
    A.一次 B.两次     C.三次       D.四次
6.“女高音歌唱家”和“男高音歌唱家”,这里的“高”和“低”指的是(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都有可能
7.如果人耳能分清前后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大于1/15秒,据此,要想听到自己的回声,人离障碍物的距离应(   )
A.大于11.3米          B.小于22.6米
C.小于11.3米          D.大于22.6米
8.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音色会逐渐改变       B.音调会逐渐降低
    C.响度会逐渐降低      D.声音的音色、音调和响度都不会改变
9.小白兔能分辨出门外不是自己的外婆,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
 A 响度         B 频率        C 音调       D音色 
10.大多数人都喜欢听听音乐、乐曲动人与否的原因是:(     )
A.音调的高低转化
B.响度大小的变化
C.音调、响度和音色三要素的谐调性的统一
d.有音调、响度和音色三者的统一还不够,还必需有音调和响度自然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