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概述心脏的结构,识别并说明心脏的四个腔与各腔相连的血管、房室瓣、动脉瓣;说明心脏工作的过程。
(二)能力目标:
学习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和分析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形成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认同所学知识在体育卫生、医疗保健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上节课我们知道人体内物质运输的管道是血管,那么物质运输的动力来源于什么呢?
提示:就好像输送自来水的泵一样,无时无刻的在工作,即使我们在睡觉时,它也在工作。(二)学习新课
一、感受心脏的跳动
(过渡)既然心脏不停的跳动,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感受它的跳动
分发听诊器,同桌相互测量一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并作记录。与上节课测试的脉搏数是否一致。
小结:成年人的心率平均为75次/分,儿童时期心脏处于发育阶段,心率较成年略高。 两位同学相互测量对方心脏一分钟跳动的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