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择了常见的寄生在人体小肠内的蛔虫为代表动物,从寄生虫的角度渗透了动物多样性的生物学观点。探究学习两种寄生虫在形态结构和适应寄生生活的一系列特点,进而得出寄生、寄生虫、宿主的概念及其对人和动物的危害的相关知识,难点是解读人体感染蛔虫的流程示意图。通过观察蚯蚓的实验,继续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通过对观察到的现象分析与讨论,对环节动物门特征的概括,继续培养分析、归纳、综合的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1、识记:寄生、寄生虫、宿主的概念。
2、了解:常见寄生虫的形态结构。
3、知道:寄生虫对人体的危害。
4、举例:说出常见寄生虫的生活特点及防治方法。
5、通过观察和比较蛔虫和绦虫的形态结构挂图或标本,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识图能力及分析、比较、归纳等思维能力。
6、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整理有关寄生虫的名称、形态特点、寄生部位、引起疾病等方面的有关知识信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分析、整合信息、运用信息学习的能力。
7、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及勇于探索、合作学习等科学素质的养成教育。在寄生虫种类学习中,渗透生物多样性的生物学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