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语文试题
初中语文编辑
广西地区2019届中考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第10讲古诗词曲鉴赏复习习题(语文)
下载扣点方式下载扣点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点数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中考复习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初中语文
  • 适用年级九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316 K
    上传用户majiawen
  • 更新时间2018/11/21 19:33:40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9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古诗词一般避免重复用字,而本诗却连用了两个“故乡”,这是诗人的疏忽吗?为什么?
这不是诗人的疏忽,连用两个“故乡”,表达了游子他乡遇故人时渴望了解故乡人、故乡事的急切心情。
2.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
采用借代(象征)手法,以故乡特有的风物借指(象征)故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用问句结尾,引人深思,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用叙家常的形式表现对家乡的眷恋,平淡质朴,诗味浓郁。
()夜雨寄北
1.简析诗中“涨”字的妙处。
“涨”字既写出了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暗含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渐浓,衬托出了诗人深重绵绵的愁思。“涨”字,用词准确,富于动态感。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游子羁旅巴山的孤寂之感和思乡之情。
()淮上与友人别
1.第一、二句写了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交代了分别的时间和地点。与朋友分别的离情别绪,恰好与这大好的春光形成鲜明的反差,烘托了离别之苦。
2.诗歌的第三句,写“风笛”和“离亭”有何作用?
“风笛”与“离亭”具有特殊的意蕴(或:是象征别离的意象),能烘托诗人别离的愁情。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同是游人(出外做官)
(2)为在歧路(不要)
2.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中的“辅”和“望”字。
相关资源高级搜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