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题解说
《观沧海》通过描写沧海的宏伟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以形象的思维方式,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关切之情。
《次北固山下》通过描写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水乡无比热爱和对家乡亲人十分怀念的思想感情。
《天净沙·秋思》生动地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出了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孤寂愁苦之情。
2.知识链接
古体诗与近体诗
中国古代诗歌按韵律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是近体诗出现之前,除楚辞外各种诗体的通称。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诗,分为绝句和律诗两种。绝句每首四句,律诗一般八句,可分为四联,即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3.考点链接
描绘诗词画面
描绘画面不仅需要将诗词中的典型画面描绘出来,也要将诗句所渲染的气氛和作者寄托的情感展现出来。
(1)找形象。从诗句中找出描写的具体形象,一般都是名词。如“枯藤老树昏鸦”一句中的“藤、树、鸦”。
(2)析特点。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与细节,并结合常见事物的特定含义,分析其特点。
(3)晓情感。结合具体景物体会诗人流露出的思想感情。如,月表现的常是离愁别恨、寂寞凄凉;斜阳(夕阳、落日)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怀古之情等。
(4)绘画面。发挥想象,紧扣诗词中的景物和画面,用自己的语言简练概括或生动描绘,突出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习题链接】见“观沧海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课内精读”T5,“次北固山下 天净沙·秋思”“积累与运用”T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