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青岛中考)《中华民国史》写道:“他提议将分散的革命组织(合)成一个大团体,协力从事反清革命。这个建议获得一致赞成。”“大团体”是指( )
A.强学会 B.兴中会
C.同盟会 D.国民党
2.(2019·改编题)许多史学家认为:“从实力上看,孙中山与洪秀全相比,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秀全,却亡于孙中山,这主要原因是孙中山提出了顺应时代要求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这纲领是( )
A.自强与求富 B.三民主义
C.民主与科学 D.马克思主义
3.(2019·原创题)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中说:“中国近代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是从孙中山开始的。孙中山革命活动的开始标志着一种新的社会力量登上了中国政治舞台。”下列革命活动孙中山参与的有( )
①成立兴中会 ②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③创办黄埔军校 ④参加领导黄花岗起义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4.(2018·东营广饶模拟)《百家讲坛》主讲人袁腾 飞谈中国历史时说过:在中西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国人首先是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光学技术不好使,同样的洋枪快炮,同样的铁甲战船就干不过日本,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就更大了,君主立宪制也好、民主共和也好,这么好的制度怎么拿到中国来就变了样……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其中,国人学“民主共和”制度是以下哪位人物为代表( )
A.孙中山 B.康有为
C.李鸿章 D.陈独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