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1)赫(hè)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diāo)像者的店里。
(2)(蚊子)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zhān)住了。
(3)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bì hù)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
(4)蚊子吹着喇叭(lǎ ba)冲过去,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
2.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语。
(1)这故事适用于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
爱慕:因喜爱而向往。
(2)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较量:用竞赛或斗争的方式比本领、实力的高低。
3.文学常识填空。
(1) 《伊索寓言》大多是动物寓言,其中的一部分,如《狼与小羊》《狮子与野驴》等用豺狼、狮子等凶恶的动物比喻人间的权贵,揭露他们专横、残暴、虐害弱小的本性,反映平民和奴隶的思想感情;也有的,如《乌龟与兔》《牧人与野山羊》等总结了人们的生活经验,教人们处世和做人的道理。
(2)《赫耳墨斯和雕像者》通过赫耳墨斯与雕像者的对话,以及赫耳墨斯的心理活动,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一个盲目自高自大者的形象,讽刺了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
(3)《蚊子和狮子》通过戏剧化的结尾,引起人们深思,也告诉我们:再强大的人,也会有弱点;以己之长,攻敌之短,这样才能战胜对方;不要被一时的胜利冲昏头脑,得意忘形,要时刻保持清醒等。
4.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C)
A.寓言中的“寓”是寄托的意思,寓言常常用假设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
B.寓言这种体裁往往篇幅短小,语言精练,故事中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
C.伊索是古罗马寓言家,人们习惯于把古罗马寓言都归到他的名下,统称“伊索寓言”。
D.童话和寓言有很多相近的地方,如故事情节都是虚构的,常采用拟人化手法,都有劝诫、歌颂或讽刺的作用等,但两者也有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