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标点符号
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C)
A.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资源?这是值得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B.“在考场上千万别慌,”老师再三对我们说:“做题前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答题要完整。”
C.每年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人们总要用吃粽子、划龙舟等方式来纪念伟大诗人屈原。
D.今年暑假,爸爸打算带我到小说“边城”中故事发生的原型地——湘西茶垌镇去旅游。
(解析:A项是陈述问,应将问号改为逗号;B项冒号应改为逗号;D项“边城”应用书名号。)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D)
A.地位,还是名利?物质,还是精神?人究竟应当要什么?这是我常常自问的问题。
B.杨绛的学生这样评价她:无事,绝不惹事;有事,绝不怕事。
C.昆曲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戏曲剧种。她雍容典雅,仪态万方;她影响深广,美名远扬。
D.《说文解字》解释“雪”的含义时指出:“雪,凝雨也”。也就是说,雪是由雨凝结而成的。
(解析:D项引用的句子完整独立,不作句子成分,第一个句号应该在引号内。)
3.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A.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特殊资源。一些国家正面临水资源危机,这些国家的农业、工业、人民的生活、健康都受到威胁。
B.谁不承认春天是美好的?诗人白居易曾这样说:“遇物尽欢欣,爱春非独我。”
C.他主持的这台晚会,肯定看点多多。这台晚会到底会有哪些新变化和独特的精彩,观众拭目以待。
D.虹在东方,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有大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