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元207年,曹操曾写诗明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曹操“志”在何处( )
A.统一天下 B.消灭袁绍
C.废汉称帝 D.建立魏国
2.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占据河南一带的曹操实力不断增强,一心统一北方,他遇到的主要军事对手是( )
A.刘表 B.孙权 C.刘备 D.袁绍
3. 你认为在曹操官渡之战中取胜的原因主要在于( )
A.采取正确计谋 B.军事力量强大
C.得到人民支持 D.袁绍刚愎自用
4.东汉末年为“天下三分”奠定基础的著名战役是( )
A.长平之战 B.马陵之战
C.赤壁之战 D.官渡之战
5.官渡之战中,袁绍10万大军输给了只有三四万人的曹操;8年后,曹操20余万大军却输给了约5万人的孙刘联军。在这两次战争中失败一方主观上的共同原因是( )
A.士兵不习水战 B.骄傲轻敌
C.后方起兵 D.士兵疲惫
6.著名典故“三顾茅庐”源自东汉末年,这位曾住在茅庐里的历史人物是 ( )
A.曹操 B.刘备 C.诸葛亮 D.孙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