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 理解电功率与电流、电压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2、 能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3、 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培养设计实验、收集证据、分析和论证等科学探究能力。
学法指导:
学习本节知识首先复习电功的概念,明白电流做功不仅有大小而且有快慢之分,为了描述电流做功的快慢,引入了电功率的概念。和机械做功的功率一样,采用了比值定义法,即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叫电功率。由此定义,不难理解电功率的定义式:P=W/t,以往教材,结合W=UIT,(其中的t与P=W/t中的t一样),利用电功率的定义式P=W/t推导出P=UI,推导过程:P=W/t=UIt/t=UI。新课程中采用实验探究的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出电功率与电流和电压的关系,即电功率与电压、电流成正比,其关系式为 P=UI。在运用公式进行计算时,要注意单位统一。
能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额定功率是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电功率;实际功率是指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电功率。当用电器正常工作时,它两端的电压称为额定电压,在一般情况下:
(1) 当用电器U实>U额时,则P实>P额,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容易烧坏,因此不安全。
(2) 当U实=U额时,用电器的P实=P额,能正常工作,使用也安全。
(3) 当U
实额时,用电器的P实额,用电器能正常工作(实际电压太低除外),但不能正常工作。
由上述分析可知,用电器两端实际电压等于或稍小于其额定电压是,用电器才能安全使用,在实际应用中不允许用电器两端的实际电压高于它的额定电压,因为这样容易烧坏用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