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
(1)不愤不启,__________。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
(2)_________,万钟于我何加焉? (《孟子·鱼我所欲也》)
(3)潭西南而望,___________,明灭可见。 (柳宗元《小石潭记》)
(4)___________,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毛泽东《沁园春·雪》)
(5)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___________。 (李煜《相见欢》)
(6)___________,而无车马喧。 (陶渊明《饮酒》)
(7)___________,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8)纸上得来终觉浅。____________。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9)同样是咏秋,刘禹锡《秋词》中的___________写出了秋天明艳的景致,而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___________则写尽了秋天的肃杀之气。
【答案】 (1). (1)不悱不发 (2).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3). (3)斗折蛇行 (4). (4)江山如此多娇 (5). (5)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6). (6)结庐在人境 (7). (7)峰峦如聚 (8). (8)绝知此事要躬行 (9). (9)晴空一鹤排云上 (10). 枯藤老树昏鸦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对名句名篇的背诵和默写。这类试题属于基础题,也是语文中考必考题。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识记、积累为根本的。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悱、辩、娇 、清秋、庐、聚、躬行、藤”等字词容易写错。
点晴:积累和默写名句名篇的内容,要做到熟练背诵,默写正确,这是得分的前提。对于理解性默写,要认真分析题干,找出题干中的提示语或是限制语,再依据平时对名句的理解进行筛选,就能写出答案。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经过初步筛选、公众投票、专家评审等环节,由湖南周浩创作的,旨在提升我市老字号品牌竞争力的“连云港老字号”标识设计方案脱颖而出。
B. 随着我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的推进,花果山景区变得更加漂亮,那些巧夺天工的自然美景让游客流连忘返,赞不绝口。
C. 汉字集形体、声音和辞义于一体,是表达和交流的重要工具,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辉煌的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这一宝藏,我们责无旁贷。
D. 连云港具有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围绕“高质发展、后发先至”三年行动计划,我市正在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