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卷>> 生物试卷
初中生物编辑
浙江省义乌市2018年中考科学真题试题(生物 解析版)
下载扣点方式下载扣点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点数
  • 资源类别试卷
    资源子类中考真题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初中生物
  • 适用年级九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604 K
    上传用户majiawen
  • 更新时间2018/7/6 14:36:38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36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1
2
资源简介
5. 如图为人体新陈代谢的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A、B、C、D表示物质,①②③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
(1)当人体完成了A和B的气体交换后,该处血管中的血液变成____________血。
(2)正常人肾小管中的D物质不可能是____________(选填“水”、“葡萄糖”或“大分子蛋白质”)。
【答案】    (1). 动脉    (2). 大分子蛋白质
【解析】图为人体新陈代谢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包括消化与吸收、吸气和呼气、血液的功能、肺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尿液的形成过程和排出等,字母A、B、C、D表示物质,其中A是二氧化碳、B是氧气、C是葡萄糖、D是原尿;①②③表示生理过程,其中①表示消化过程、②吸收过程;③表示肾小管的重吸收过程。
(1)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B是氧气,甲细胞能运输B物质,因此甲细胞的名称是红细胞。在肺泡里的气体交换是:从外界到肺泡内的气体氧气浓度高于肺泡毛细血管内的氧气浓度,毛细血管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高于肺泡内的浓度,根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故氧气由肺泡扩散到毛细血管中去,二氧化碳由毛细血管扩散到肺泡中去。故当人体完成了AB的气体交换后,该处血管中的血液变成成动脉血。
(2)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可见正常人肾小管中的D物质不可能含有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6. 1955年,中国科学家汤飞凡分离出一种能引起沙眼的微生物“TE8”。1973年世界卫生组织将“TE8”等类似微生物命名为“衣原体”。
(1)从传染病角度分析沙眼衣原体属于____________(选填“病原体”或“传染源”)。
(2)不使用公共毛巾和脸盆,有利于预防沙眼传染,这种防止传染病流行的措施属于____________。
【答案】    (1). 病原体    (2). 切断传播途径
【解析】(1)病原体是能引起人和动植物传染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所以从传染病角度分析沙眼衣原体属于病原体。
(2)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针对传染源所采取的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针对传播途径所采取的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针对易感人群所采取的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不使用公共毛巾和脸盆,有利于预防沙眼传染,这种防止传染病流行的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