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青山”中植被丰富,能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 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 D.环境适应生物
2.“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靑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 描写了燕子生儿育女的艰辛。诗中涉及到的食物链书写正确的是
A.青虫一燕子 B.植物一青虫一燕子
C.青虫一燕子 D.植物一青虫一燕子
3.长沙洋湖湿地具有净化水质、蓄洪抗旱的作用,与其功能相似的人体器官是
A.脑 B.肾 C.肺 D.胃
4.“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我们吃的荔枝在结构层次中属于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植物体
5.小丽用显微镜观察黄瓜果肉细胞时,发现有多个气泡影响观察。为找到较好的观察视野,正确的做法是
A.擦拭物镜 B.转动反光镜 C.移动载玻片 D.调节细准焦螺旋
6.“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描述了寒冬绽放的梅花。梅花结构中发自成果实的是
A.花瓣 B.雄蕊 C.柱头 D.子房
7.某生物社团的学生想观察植株的生长发育,他们带来了以下生物材料,其中生长成植株的是
A.绿豆 B.大米 C.土豆 D.柳枝
8.“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首诗经央视《经典咏流传》 播出后,广为传唱。诗中的“苔花”描述的是苔藓植物,其不具有的结构是
A.花 B.茎 C.叶 D.孢子
9.我们跑操时,呼吸加深加快。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成分明显减少的是
A.水 B.氧气 C.氮气 D.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