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29.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传说中华文明的创始者、被称为“人文初祖”的是
A.炎帝 B.黄帝 C.蚩尤 D.舜帝
【解答】黄帝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黄河流域的一位部落联盟首领,相传他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基础。因其卓著的功绩,深受历代人民所敬仰,被尊为“人文初祖”。故选B。
30.青年歌手林俊杰在歌曲《曹操》中唱道:“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歌词中的“分三国”是指历史上的三国鼎立,其形成的标志是
A. 208年,赤壁之 战 B. 220年,曹丕称帝
C. 221年,刘备称帝 D. 222年,孙权称王
【解答】220年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东汉结束,进入三国时期。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故选D。(注新教材是229年,孙权称帝,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31.“治宏贞观,政启开元”是评价下列哪位皇帝在位时的统治
A.武则天 B.唐太宗 C.唐中宗 D.唐玄宗
【解答】武则天当政时期,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得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故选A。
32.梁启超 在1905年发表的文章中指出:“现今之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民族混合而成”。中华民族中的回族形成于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解答】唐朝以来,有不少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在我国一些地方定居,元朝时又有大批迁入中国,他们同汉、蒙、畏兀儿等各族长期杂居通婚,到元朝时逐渐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故选C。
33.与郑和下西洋相关史实不相符的是
A. 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 B.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C.对开发 南洋作出了贡献 D.促进了我国与亚欧各国的友好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