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案>> 语文教案
初中语文编辑
(语文版)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4草莓教案
下载扣点方式下载扣点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点数
  • 资源类别教案
    资源子类同步教案
  • 教材版本语文版
    所属学科初中语文
  • 适用年级九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325 K
    上传用户majiawen
  • 更新时间2018/6/14 11:02:32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8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知识储备】

1.字词积累

枝柯:树枝。

妖艳:艳丽而不庄重。

酣然:酣畅的样子。

湛蓝:深蓝(多用来形容天空、湖海等)。

沁人心脾:指呼吸到新鲜空气或喝了清凉饮料后感到的舒适。多用来形容美好的诗文、乐曲等给人以清新爽朗的感觉。

韶华:比喻美好的青年时代。

禀赋:先天具有的 体魄、智力等方面的素质。

荒诞:极不真实、极不通情理。

似水流年:形容光阴过得很快。

璀璨:形容珠宝玉石等光彩夺目。

2.作家作品

关于作者

伊瓦什凯维奇(18941980),波兰诗人、小说家、剧作家。出身于乌克兰农村一个爱国家庭,19121918年在基辅一所大学学习法律和音乐。1919年发表第一部诗集,同时在华沙和杜维姆、斯沃尼姆斯基等组织“斯卡曼德尔”诗社。19271932年在外交部门工作,曾游历意大利、法国、 西班牙等国。这期间发表的诗集《白天的书和黑夜的书》(1929)、《回到欧洲》(1931)、《1932年的夏天》(1933)等记述了诗人游历国外的各种感受,同时表达了作者的艺术观。长篇历史小说《红色的盾牌》(1934)以波兰11世纪社会为背景。剧本《诺汉特之夏》(1936)、 《假面舞会》(1939)分别写肖邦和普希金的生平。他战前的作品常表现出孤独感,以普通人的遭遇来反映时代的面貌,有时流露出悲观主义情调。

相关资源高级搜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