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案>> 语文教案
初中语文编辑
(语文版)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9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下载扣点方式下载扣点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点数
  • 资源类别教案
    资源子类同步教案
  • 教材版本语文版
    所属学科初中语文
  • 适用年级九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395 K
    上传用户majiawen
  • 更新时间2018/6/14 10:58:04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7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本文是一篇驳论文。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从广义上来看,这又是一篇杂文。杂文短小精悍,写法灵活。鲁迅的杂文有“投枪”、“匕首”之称,由此也可窥见鲁迅杂文风格之一斑。通过阅读分析,我们将——

1.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2.学习写作驳论文的方法。

走近作者

一、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 文学家、思想家和 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鲁迅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华盖集》等。其中,1921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

二、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中国近代本来就国运多舛,屡遭欺侮,“九一八事变”又在许多中国人心中投下失败的阴影,国内悲观论调一时甚嚣尘上。然而,鲁迅却凭着对社会现状的洞悉,发出中国人当自信自强的呐喊,实在难能可贵。

课题“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吗”聚焦当时社会的热点问题,把要谈的对象“中国人”和事件“失掉自信力了吗”直接放在标题上,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和阅读欲望。再则,它以问句的形式出现,悬而不论,这是很巧妙的。若用陈述句或反问句,则太直白,没有张力;而现在的标题既有对错误论调的反诘,又有对己方观点的自信,或也包含投向大众的关切和询问……而这几方面内容又是交织在一起的,这就使标题内涵非常丰富。

相关资源高级搜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