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胸围差等,概述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
2.通过资料分析等,概述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
二、教学策略
㈠导入
让学生深吸气后屏住呼吸,看能维持多久,引导学生说出气体交换的重要性。提出问题:肺是怎样实现与外界的气体交换的?引入课题。
㈡ 新 授
1.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提出问题:外界气体是怎样进出肺内的?
播放图像,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描述肺的位置和功能。让学生用双手轻触自己胸侧的肋骨处,做深呼吸,感受自己在 吸气和呼 气时胸廓的变化。
问题:你在吸气和呼气时,胸廓是否发生变化?发生了 怎样的变化?引导学生得出:深吸气肋骨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扩大。深呼气肋骨在向下向内运动,胸廓缩小。
外界气体是怎样进出肺的。
教师指出:吸气 和呼气这两个动作合起来就是呼吸运动。那么,呼吸运动是怎样产生的呢?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探究呼吸运动时胸廓容积变化的原因。对胸廓容积变化的原因作出假设。
教师做曲肘、伸肘动作,启发学生讨论、交流,作出假设:胸廓容积变化的原因是有关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