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2分,每小题2分)
1. 下列词浯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襁(qiáng)褓 颤(chàn)抖 昏晕(yùn) 喑(yīn)哑
B. 舐(shì)犊 画缯(zhēng) 忐忑(tè) 遏(è)制
C. 灵柩(jiù) 深邃(suì) 睿(ruì)智 恪(què)守
D. 旁骛(wù) 承蜩(tiáo) 骈(pián)进 强聒(guō)
2. 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能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
B. 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C. 我和母亲也都有些罔然,于是又提起闰土来。
D. 延弃弓绰刀,骤马上山坡来杀曹操。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恰当一项是
A. 自离了这北京五七日,端的(真的,确实)只是起五更,趁早凉便行,日中热时便歇。
B. 老太太没奈何,只得央及(招呼,答应)一个邻居去寻找她儿子。
C. 众邻道:“这自然,何消(不必,不用)吩咐。”
D. 只见香菱兴兴头头(兴冲冲的样子)的又往黛玉那边去了
4. 下列语句的复句关系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因果)
B. 他宁可自己多做一点,也不把工作推给别人。(并列)
C. 种花好,种树更好。(选择)
D. 沙漠地区空气干燥,日光的照射特别强烈。(递进)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
B. 她因为要备课,先到办公室去了,说一会儿再来“过关”。
C. 我说:“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
D. 他在《五柳先生》这篇文章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