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案>> 语文教案
初中语文编辑
(鄂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1最苦与最乐(第1课时)教案(语文)
下载扣点方式下载扣点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点数
  • 资源类别教案
    资源子类同步教案
  • 教材版本鄂教版
    所属学科初中语文
  • 适用年级九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244 K
    上传用户majiawen
  • 更新时间2017/11/15 8:45:04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2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教学目标】
1、理清行文思路,引导学生把握作者展开论点的论证过程。
2、学习本文严密的论证方式。
3、让学生体会和理解作者包含在文中深刻的思想,进而树立起一种人生责任感。
【教学过程】
预习,疏通字词。
一、导入:
       人世间,什么是最苦?什么是最乐?哑哑学语的婴孩会说,离开妈妈的怀抱最苦,依偎于妈妈的怀抱最乐;稚气未脱的儿童会说,独自一个人最苦,与朋友们在一起最乐。而你,意气风发的少年,答案是什么呢?失去友谊最苦,拥有拥有友谊最乐吗?……梁启超的《最苦与最乐》也许能给你提供较好的答案。
二、阅读课文,分析文章结构,
1.一般以一对范畴为题的文章,往往是把正面的概念放在前面,如真诚与虚伪勇敢与怯懦,而本文却是倒着的,最苦与最乐,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让我们先保留一个悬念,等到分析完文章的结构,归纳出作者的论点,这个问题也就不言而喻了。
2.抽学生发言,小结。 
三、理清作者思路,剖析课文严密的论证过程,
1.提问:文章开篇用一串排比设问,提出关于人生最苦的许多答案,如贫、失意、老、死,并一一否定,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人生最大的痛苦在于负未了的责任。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先立论后驳论,不显得突兀,有水到渠成之妙。   
相关资源高级搜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