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 知道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声的传播必需依靠介质。声具有能量。
2.知道声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的传播需要介质;
3.了解在不同介质中声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声在固体和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快
学习重难点:
重点:声音的产生 难点:声波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速度计算式:
二.自主导学
(一)声源
观察:发声体在振动
学生自学课本36页内容,思考:
(1)把一条塑料薄膜拉紧,放在嘴边吹,当发出声音时,嘴唇会感觉薄膜在 。
(2)把手指放到正在播放音乐的收音机扬声器上,手会感觉扬声器在 。
(3)嘴中啊啊啊时,用手指触摸喉头,感觉到声带在 。
(4)优美的琴声来自于琴弦的 。
(5)优美的笛声来自于笛管内空气柱的 。
(6)青蛙“呱呱”的叫声是由于它的鸣囊在 。
通过上面的事例,我们知道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
补充:转换法:对于发声时,振动不明显的现象比如敲击桌面发声,虽然没看到桌面的振动,但可用实验进行演示。将纸屑放在桌面上,可从纸屑是否被弹起判断桌面是否在振动;将悬挂的泡沫塑料小球接触音叉,观察音叉发声和不发声时小球的情况,判断音叉是否在振动。(将桌面、音叉的振动转换为纸或小球的运动情况。纸或小球是为了将发声体的微小振动放大)
叫做声源